位于华贸公寓的bangs新店,简洁的店门搭配让人心情为之一振的薄荷蓝。
]
接待室陈列着KARIMOKU60系列的整组黑色K-chair,这里是客人休息和等待预约的地方。
接待室的一侧是藤田先生向失物招领定制的三支柜子,它们的原型是我们的“书僮文件柜”。
藤田先生将滑轮改为铁腿,而顶面的木板则换成了玻璃,如此一来,原本被设计为存放书信文件的小柜子转变为小巧的展示柜,每一层都精心摆放了可供客人选择的配饰,三支精致的金属圆镜放置在柜子上方,高度刚好适合试戴柜子里面的产品。
*从接待室向内侧走去,可以在墙壁的上方看到bangs简洁的招牌,感觉像是预告着“从这里就可以开始耳目一新的体验了”。
为客人理发的房间,也仍然是让人意外的简洁,全然没有一般理发店的繁杂和冗余的装饰,一切全都减至最少,发型师们正在紧张而安静地为一天的预约做着准备。让人不禁觉得,如此简单的外在就像是在强调着bangs令人尊敬的内在品质,在这样的环境里,客人来这里除了带走让他们满意的“改变”之外,一切不必要的情绪全都被消除干净,一点都不留下。
在这里,我们再次发现,藤田先生又发挥了他灵活的头脑,将我们的“loft视听柜”两个并用,活用为了收纳发型用品的矮柜,简洁的形态和柔润的木色,让整个空间沉稳下来。
L&F: 如何走上了理发师的道路呢?
藤田:我还在上高中的时候就对于用双手进行创作的工作非常感兴趣,那时也一直在思考将来的方向。有一次偶然去理发店剪头发,发现理发师这个职业就是我所向往的:在喜欢的音乐和氛围中,穿着自己选择的服装,用双手创造出一个世界。于是就决定走上了理发师的路。
L&F:给我们讲讲你来北京开理发店的故事吧?
藤田: 美容学校毕业后,在东京原宿的一家美容院工作了大概10年,那个时候我马上就要30岁了,于是决定考虑独立开业。当时正好赶上了东京的表参道和原宿地区的理发业风潮,从事这个行业的人越来越多,逐渐超过了饱和状态,理发师和客人的数量无法平衡,那个时候一直在思考该怎么办。
为了不给自己留任何退路,还是决心辞职了,正巧那个时候我的一位常年在北京工作的女性顾客,向我推荐了在北京创业的想法,因为她的一句话我有了一种缘分注定的感觉,于是开始考虑来到北京开店。但是,当时的我对中国真的知之甚少,所能想到的印象是:在社会主义下,人们穿着非常朴素的衣服,女性留着黑色的长发,大家都骑着自行车,当时的我在想,在那边开理发店,可能都用不到烫发和染发的技术吧……
我的那位朋友的先生告诉我,在北京已经有了很多日本人定居,但是日式理发店却很少,在北京正是需要日式服务业的发展。
所以,我在2003年8月辞职之后,第一次来到了北京。
那个时候,我对中国的印象可以说完全被颠覆了:到处都是现代的建筑,尤其是人们的发型都很时尚和新颖,虽然发型的修剪技术可能不高,但是能感觉到到每个人都散发着追求个性和自由的感觉。在中国怎么这么自由啊!
对比当时的日本,一个流行趋势一旦兴起,似乎每个人都会去追求同样的发型,人们都在模仿最受欢迎的造型,这一点让我感到了厌倦。而相反的,在中国却有着很多很多的可能性,我想这就是我来到北京真正的动机吧。
再后来,通过了一段时间的准备,2004年的7月,我和另外一位理发师一起合作开了在北京的第一家bangs。
*说到这里,藤田先生向我们展示了他的双手,在此之前,我们还从未仔细观察过资深职业发型师的双手,藤田先生的双手全然不似普通人的手型,正是每天不间断全心全力地为客人塑造发型,成就了如此一双充满了灵巧与力量的职人之手,让人为之叹服。
【关于发型屋“bangs”?】
L&F:来到bangs的客人都是怎样的呢?
藤田:现在顾客百分之八十是外国人和中国人。
刚开业时,顾客差不多都是日本人,后来居住在周边的住户渐渐成为了我们的客人,他们来自世界各地,香港、台湾、新加坡等等,中国大陆的客人也越来越多了。
L&F:经营自己的店的这些年,最重视的是什么?
藤田:最重要的标准是营造出“非日常”的感觉。客人在每天的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,我希望他们来到bangs能够将日常的麻烦事抛离,体会完全放松的状态,这样的状态会让顾客觉得值得再次光顾。剪头发这件事情非常重要,但是bangs也重视提供别的价值感,包括我们的服务和空间环境。
【与失物招领的结缘故事?】
L&F:是怎样与失物招领Lost&Found相遇的呢?
藤田:2010年,第一店bangs已经经营了6年,我们重新扩展了店面。那个时候我需要一张大的桌子,一开始委托了一家公司帮我们制作,可是最后感觉桌子并不是我所期望的样子。那时的一位客人Johnie,是一位摄影师,曾经帮失物招领拍摄过家具,向我推荐了在国子监的店。第一次,我在失物招领下了两张桌子的订单,完成之后我觉得做得十分完美,于是在那之后,店面所需要的其他家具也都在失物招领顺利地买到了。
L&F:平时选择商品的时候,有什么判断标准吗?为什么选择了失物招领的家具呢?
藤田:选择的标准我自己并没有考虑过,完全是依赖自己的直觉,自己喜欢的东西,有着和自己相似的味道。最近我开始感到自己有这样的趋势:拿衣服举例的话,我开始不只重视它的设计感,而更多的去关注它背后的设计师和品牌的故事,希望与产品本身产生共鸣感。对我来说,失物招领即是这样与我共鸣的品牌,当看到家具的风格和工艺的精度,就了解了品牌背后认真的态度。
L&F:可以具体分享一下对失物招领家具的感受吗?
藤田:有点难以言表,因为就是一种感觉,失物招领的家具让我有一种安心的信赖感。就像一支杯子一样,摆在房间里是很自然而然的感觉,是一种不突兀不任性的存在感。
*bangs首店,拍摄于2011年4月
L&F:你最喜欢的一件失物招领的家具是什么呢?
藤田:最喜欢的家具是“史家小橱”,原先是为店里选的,改了布局之后它被我带回家中继续使用。现在,它里面收纳着孩子的图画书,我太太的墨镜,它上面摆方着一支日本武士头盔,这样的头盔是祈祷男孩儿的健康成长的象征,是我的奶奶留给我的。
L&F:bangs的客人对于店里的家具有什么样的感想呢?
藤田:我们的客人很喜欢失物招领的家具,经常向我咨询从哪里可以购买,有的是专门为bangs而做的定制款,客人也很喜欢。
L&F:第一次买的失物招领的家具是哪件呢?
藤田:是bangs的工作镜台,可以说是按照我的要求为bangs专门打造的。定制和使用这款镜台之后,我对失物招领的家具有了越来越深的信赖感。第一次定制工作镜台的时候,其实没有镜子,镜子是我自己安装的,因为当时失物招领的负责人对我说,在木质台子上的上面放置大面积的镜子,可能会影响家具的耐久性,不是非常推荐这样的改造,当时这个态度,让我印象很深,感到失物招领很诚实地为客人考虑到了家具的安全性。
*藤田先生第一次向失物招领定制的工作镜台 和陈列配饰的FOUND柜。
L&F:看到接待室里你选择了用整套KARIMOKU60系列的K-chair用来供客人休息,你是如何选择了这个品牌呢?
藤田:原来我在东京生活的时候,家里也在用KARIMOKU的家具,也很认同D&Department对于保留传统工艺与设计的理念。对于家具而言,我不仅仅重视它的外观设计,也尊敬它的构造和工艺,通过了解KARIMOKU的家具,我体会到了技术与工艺对于家具有着相当高的重要性。
L&F:有没有受到过一些人物或者作品的理念影响,平时有什么爱好呢?
藤田:现阶段没有受到什么特别的影响。爱好的话,现在主要的工作是经营店面,所以现在剪头发就是我的爱好。如果是休息日,我会尽量跟两个小儿子一起玩。
【关于生活在北京?】
L&F:藤田先生对于这几年在北京的变化,有什么感想?
藤田:现在的北京已经完全是一个国际化的都市了,各种各样的人聚集在这里,咨询和产品也越来越丰富了。不过我希望,北京不要丢失以前的自由奔放的姿态,不要渐渐变得与其它大都市全然相同,希望北京能够保持自己的特点:在自由宽容的环境中,各种文化交织在一起,同时仍然保留着自己独特的价值观。
感谢藤田幸宏先生和Bangs Hair Salon的各位在忙碌的一天中对我们亲切的接待。